一直念念不忘大西北的雄浑与辽阔,苍凉和广袤,一直为再无机会深入到大西北的腹地边缘,认真地辨析她多姿的容颜而唏嘘!无边无际的草原啊、戈壁啊、沙海啊,高远的蓝天、低飞的白云、明净的星河、皎洁的明月,一年四季都可飘雪的气候,异样的新奇,无不让我思之念之。
旷远无垠的戈壁,戈壁里悠远的驼铃,总在耳边回响……戈壁似海,沙丘如浪,而我就象一粒细沙,渺小而卑微,飘荡飘荡,对自然心生敬慕之情,敬畏之感,崇拜之意,无有绝期。
流金泄银的沙海,沙海里明净的海子,就象水火两重天,又那么和谐而统一,似乎在告诫人们对自然索取要有节制,才可优雅的生活。
高耸入云开满鲜花的天上草原----山丹军马场。茫茫碧野,骏马奔驰,牦牛成群,羊群如跌落地上的白云……上帝的伊甸园中,我愿长醉不愿醒。
揭开历史盖头下的大西北,沧桑的岁月如歌,被风沙啄蚀的昔日征战的沙场,戍边将士的悲壮与豪情并存的大西北啊,燃烧了多少人的梦想和向往。
葡萄美酒夜光杯,
欲饮琵琶马上催。
醉卧沙场君莫笑,
古来征战几人回。
沙尘之下,多少忠魂埋白骨这是怎样的一种悲壮情怀。
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,
平沙莽莽黄入天。
风头如刀面如割,
马毛带雪汗气蒸。
这种不问边庭之苦,纵死犹闻侠骨香的爱国情怀,已然成为骨髓里的一种深深敬慕……大西北,深深地相思,相思日浓!
对大西北苍凉风光的深深向往,浓浓相思,我没有退缩,义无反顾的踏上西行之旅,拥挤不堪的近一整个昼夜抵兰州,累得七晕八素,心中仍然乐不可支,这大概就是旅行的意义----痛并快乐的诠释!
黄河之水天上来,羊皮筏子载我水上飘,心旗那个摇曳啊,无以言表。
黄河石林气势磅礴,移步换景,景象万千,心生震撼,沙砾岩也可成林。
苍凉的永泰古城旁边露营,猎猎狂风肆掠夜,横扫戈壁带露浓!感受古代戍边将士的悲壮和豪迈。
雷台汉墓,旅游标志出土地,仰望马踏飞燕巨雕在武威。
中国最美沙漠巴丹吉林里冲浪,体验真正过山车的惊险,刺激得尖叫那都不是事儿,狂欢夜,醉了星河,醉了你我。
康乐草原美得一踏糊涂的裕固族家园,如若不是眼见祁连山头白雪皑皑,误把斯地作江南。
冰沟丹霞令人叫绝的鬼斧神工,大自然怎的就那么神奇带来心灵的深深震撼。
永志难忘的是山丹军马场,无垠的天上草原,策马扬鞭、纵横驰骋的快意人生,和坐骑枣红马心生灵犀,无言的神交,因为爱和尊重,以致别过时,止不住的热泪盈眶。
大自然、陌生生灵带给我的感动,是那么真切而生动。
黄河母亲河,从遥远的西部,一路奔泄向东,恰在此地一个华丽丽的转身,折而向西,画出一个优美的弧线,养育一片神奇的绿洲,这里就是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龙湾村。
龙湾村背依鬼斧神工的黄河石林,面朝气势磅礴的黄河,形似一把圈椅,颇具堪舆学说的风水宝地,几千年来,居于此地勤劳善良的人们,安居乐业,把这一方风水宝地打扮成世外桃园。
千里奔涌的黄河,这一优美的转身,划出的华美弧线,滋养的戈壁中这一片神奇的绿洲,站在高处看,沙漠、戈壁、黄河、石林、绿洲、村舍,相互辉映,互相印衬,美得恰到好处。
走进龙湾,湾里遍种果树,七月青涩的果实挂满枝头,走在路上,伸手可摘,淡淡清香飘送,十分喜人。
到地本来就晚,外来车辆是不能进入龙湾村的,如果放任进来,村子着实承载不下,所以要换乘大巴再电瓶车才能到达入住的地儿,天完全黑了才安顿下来。
按传统方法制作的上一年的滩枣和苹果干儿,芳香四溢,好吃不贵,价廉物美,很受游客欢迎。
清晨,龙湾羊皮筏子码头。一轮红日喷薄而出!浓重的暖色调铺满大地,映红天空,给码头、给水车、给正在整理羊皮筏子的工作人员,具各镶上华美灿烂的金色,温暖华丽,美轮美奂。
朝霞满天金灿灿的在高天流溢,金灿灿的黄河水在脚边流淌,沐浴着清晨的第一屡曙光,此情此景,美不胜收,唯有急速地按动快门,尽可能多的凝固下这美妙的晨光。
存放羊皮筏子的木屋,在晨光中熠熠生辉。
晨光中的水车。

第一次亲见传说中黄河最古老的水上交通工具羊皮筏子,心中是震撼的,涛涛黄河,历来就是一匹难以驯服的巨龙,却被看似简陋的羊皮筏子所征服!千百年来,上至青海,下至山东,黄河两岸的人们因为有羊皮筏子代步,天堑黄河瞬间变通途。
沿用至今的羊皮筏子制作,还是沿用传统的方法,宰杀成年羊剥下整张羊皮,灌入适量清油、食盐和水,结扎四肢和颈部,吹满气至其膨胀,在阳光下自然风干成褐黄透明就可以用了。
12个或14个羊皮囊,固定在简单的框式木筏的底部,羊皮筏子就可下水了,真太神奇的说!听主人讲,就算坏上三两个羊皮囊,也不会影响羊皮筏子的平衡和运载能力,更换修理也十分方便快捷,不能不叹服古之人的聪明和智慧,把那么复杂的问题,如此简化。
准备下水了。
早餐后返回码头,就是乘坐羊皮筏子在黄河的怀抱里徜徉了,我不说美美哒你也知道。黄河波涛汹涌,浊浪滔天,浪里飞筏,一筏一桨,三位游客,一位筏工,平稳而轻巧,乘坐十分惬意,纵一苇之所如,凌万顷之茫然!感觉还没看尽两岸风光,已到下游码头----饮马渡黄河石林峡谷入口,弃筏登岸,又是石林风光让人目不暇接。
漂在黄河。美丽的黄河岸。
饮马渡口,上岸的地方。羊皮筏子从这里坐车回到上游渡口,继续飘。
著名的自然奇观黄河石林突兀地矗立在眼面前,雄浑壮观,气象万千!亘古旷世的独特地质奇观,真是鬼斧神工!只叫人叹为观止,流连忘返。
黄河石林,原名老龙沟,后更名为龙湾石林,因于黄河岸边,终以黄河石林闻名于世。
面前挺拔高峻的峡谷石林,迤逦绵延数十里,身后是荡气回肠的黄河母亲,山水相依,动静之间,对比鲜明,反差强烈,却又刚柔相济,互为映衬,和谐美妙,美到极致,试想二者缺一,必然十分缺憾。
纵使石林峡谷,纯天然,大构造,多层次,紧界面的优越组合,巧夺天工,奇、险、雄、幽,又充满野趣,纵然浸透深厚的原始古韵,如果没有黄河在此一个优美的转身,圈出这一片沙漠绿洲的映衬,黄河石林也会逊色许多不是吗。
坐在“驴的”上,驴的是当地人对毛驴车的叫法,感觉真不过瘾呢,时不时跳下车去取景拍照才够痛快,如果时间允许,步行观光是最好的了。
黄河石林景观千姿百态,造型各异,形神兼备,栩栩如生,尽可以发挥丰富的想象力,给那些千奇百怪的峰林,取上一个心仪的名号来帮助你记忆它们的英姿,什么雄狮当关、猎鹰回头、大象吸水、千帆竞发、月下情侣、屈原问天、观音打坐、仙女望月、桃园结义……或许换一个角度形象又不同了,又有新的想象。
石林见过非此一处,那些给过美感记忆的灵秀峰林,于眼前雄浑壮阔的石林,我说给我的感觉是心灵的激荡一点儿也不为过,这种沙砾岩峰林,看似和黄土高原的黄土并无二致,历经风雨剥蚀,屹立千年,似乎一种象征,象征中华民族,历经磨难,五千年文明薪火相传。
下了驴的,徒步登山到观景台,不喜走路的可以坐缆车,近午的阳光明艳耀眼,石林一别峡谷中的样貌,连绵不绝地充斥于视野,亮黄而厚重,一如陇肃大地亘古不变的格调,古朴、沧凉而旷远。
原路返回到饮马渡口,乘坐游艇到羊皮筏子上码头,虽然都是回头路,风景也很美,游艇排水的浪花很好看,天空上的云朵低垂,仿佛伸手可及。
住宿在龙湾,非常多,住宿和餐饮,我们入住的是分开的,这点儿很不方便。吃在龙湾,从我的体验来说,饱腹可也,用“饥食可口”最妥,吃过著名的黄河鲤,宁愿说没吃过。
关于行,西北幅员辽阔,地广人稀,交通没有南方那么发达,虽然从白银市和景泰县都有班车到龙湾,但车次还是较少的,所以时间紧的话,跟团不错。
景泰县城一隅。在此购买晚上露营的路餐。天空碧蓝,好美的感觉。
途经庄稼地,也是觉得美翻了。
到达寺滩村,离永泰古城不远了,隔着车窗玻璃拍的,将就一看吧。
过寺滩,貌似就进入永泰川了,只见茫茫戈壁,间杂戈壁里特有的植物,在微风里招摇,一片萧瑟和荒凉中,显得楚楚可怜。
时间将近晚上七点,相当北京时间的五点左右,斜阳正好,远远地看见戈壁中壮观的黄色泥巴院墙,孤寂地伫立在戈壁的大场景之中,昔阳给它镀上一层暖暖的金辉,十分抢眼,那就是传说中的永泰古城!
平面的视角,显现不出它金龟的外形,让人联想到一位风雨丽人,旷世美丽,历经磨难,脸上写满岁月的沧桑,眉宇间仍是高贵和卓尔不群的华贵气质,遗世独立。
永泰龟城,是位于景泰县寺滩乡戈壁上的一座古老的军事防御之城,前望老虎山,东北接永泰川,因其外形鸟瞰酷似一只巨龟而有龟城之名,也有固若金汤的吉祥意义。
建于明朝,是明政权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而修建的军事要塞,距今有400多年的历史。
立天湖边,看羊群前来饮水,看牧羊人悠然地挥动鞭子,看同行的伙伴欢呼雀跃,感觉时间仿佛凝固。